《怀念他和他的战友们》—— 刘伯承元帅诞辰130周年纪念活动主持词
发布时间: 2022-11-23 21:30:00 浏览:1755
《怀念他和他的战友们》——
刘伯承元帅诞辰130周年纪念活动主持词
【提示】七分半钟老照片回顾,请观众入坐。
【会长发言】八路军研究会会长讲话。
【诞辰 130 周年音乐会主持词】
【主持人】:
112年前,面对腐朽清政府,18岁的刘伯承心怀“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之志,弃文从戎,投身辛亥革命!
【主持人】:
他一生51年沙场经历,他身负9处重伤,曾经不用麻药眼部手术,抗战8年他率领129师对日伪开战31000多次,他被人们称为“像钢铁一样的军人”。
【主持人】:
75年戎装在身,他经历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万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身经何止百战?!被人称为百战不殆的军神!
【主持人】:
他是刘伯承,我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他是晚清秀才,小平同志称他是“党内的大知识分子,大学问家”;他是革命家、军事家、军事教育家,军事理论家。
【主持人】:
他把司令部系统引入了红军,他当过红大校长,他为我军游击战法丰富了作战理论,他创造了“敌进我进”、“打破日军囚笼政策”的战法,他为我军指战员提炼了“五行术”指挥技巧。
【主持人】:
他为了我军的建设能持续前进,他提出了“治军先治校”,为我军提出了“三化”: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他利用战争中的间歇为我们留下了190万字的翻译作品,在南京军事学院初期,他亲自编写教材,亲自讲课……
【主持人】:
时光荏苒,硝烟不再,和平年代,富强的中国,他依旧昂然站立在我们身后,守护我们!(出百战不殆的雕像▼)
【主持人】:
12月4日,在刘伯承元帅诞辰130周年纪念日,我们用深情与热血,用信念与歌声,致敬他和他的战友们,怀念他和他的战友们!
《第一篇章 红军时期》
【主持人】:
从南昌到瑞金,红军逐渐壮大了。“打胜仗,靠人民”,是红军强大的法宝。但是,由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再一次唤醒了广大的民众。回望这伟大的万里征途,红军迈出的每一步足迹延续着向死而生的勇气,走过每一段路途都续写着军民鱼水的情谊。
【主持人】:
远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军事的刘帅学成归国后,曾任军委参谋长、红军大学校长兼政委、红军总参谋长、中央纵队司令、先遣支队司令、红军总指挥、援西军司令,他不仅用“革命的新知”播下了长征途中的革命火种,还用真情续写着军民鱼水的感人佳话。(四张照片)
【主持人】:
“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这耳熟能详的旋律正唱出了我们党与赣南苏区的百姓们的军民一心、血脉相通的深厚情感。让我们一起回到红军离开苏区,踏上长征的年代,感受当年的鱼水深情……(选背景照片)
第一首歌《十送红军》(视频)
【主持人】:
巍峨天险挡不住红军坚定前进的铿锵步伐;战火硝烟盖不住战士浴血奋战的高涨士气。遵义作为革命圣地,见证了长征生死攸关转折点的出现,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走向光明。
【主持人】:
四渡赤水中,刘伯承总参谋长亲率部队攻克了娄山关,毛主席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豪迈的诗句激励了无数人斗志,让我们一起去看那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铁流红军滚滚向前……(选背景照片)
第二首歌《忆秦娥·娄山关》(视频)
【画外音】:
会理会议上我党我军第一次制定了民族政策,并任命刘伯承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通过“彝海结盟”出色地执行了这一民族政策,红军跨过了大渡河。1935年5月22日刘伯承司令员与果基家支首领小叶丹在彝海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在彝族同胞的帮助下,红军强渡大渡河北上抗日,在当地成为了人人皆知的佳话。
【主持人】:
当年的誓言今天还在凉山响起,依旧催人泪下、动人心弦。请听《兄弟情》(选背景照片)
第三首歌《兄弟情》(视频)
【主持人】:
刚刚我们听到歌曲中的一段彝族语言,正是总参谋长刘伯承与小叶丹之间天地为证、肝胆相照的感人兄弟情。
【主持人】:
从“金沙水拍云崖暖”到“大渡桥横铁索寒”,红军三万来人突破了蒋介石亲自坐镇几十万部队的重围。
【主持人】:
1963年,周恩來总理亲自执导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东方红》中,总理指示要创作一曲写这段光辉的历史,并让著名歌唱演员邓玉华演唱。《情深谊长》唱出了民族团结的浓浓情意。
【主持人】:
如今,中央民族歌舞团著名彝族女歌唱家曲比阿乌将这首歌在众多国内外的舞台上唱响,让我们随着她动人的歌声,再次体会这情深谊长的军民情。(选背景照片)
第四首歌《情深谊长》(视频)
《第二篇章 抗日战争时期》
【主持人】:
1931年9月18日,随着柳条湖铁路的一声巨响,抗战烽火的重重硝烟弥漫在东北地区的天空中。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开始了抗日战争的奋起抵抗,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主持人】:
抗战,是民族抗击日本法西斯的艰难而漫长的战争。中华儿女勠力同心、艰苦卓绝地奋战了14年,向世界展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主持人】:
全面抗战爆发后,根据面对“敌强我弱”是我面临的局面,刘帅首先提出“以游击战为主,不放弃有利时机的运动战,尽量避免与日军阵地作战。”在毛主席的运筹帷幄之下,召开了洛川会议,在世界军事史上首次把游击战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和部署。
【主持人】:
刘伯承师长率领129师进驻了太行山地区。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纲,团结一切可以团结起来的抗日力量,为发展人民军队汇聚起磅礴伟力。请听《游击队之歌》。(选背照片)
第一首歌《游击队之歌》(视频)
【画外音】:
进驻太行山后,刘伯承、张浩、徐向前、邓小平率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太行山区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在这里,刘师长提出了“敌进我进”的作战思想并化为成功实践。“不怕雨,不怕风,抄后路,出奇兵。”这熟悉的旋律唱正出了一二九师点亮敌后战场胜利之光的信心。在这里,刘帅和他的战友们用沸腾热血浇灌着寸寸热土上的革命火种,用不朽信念浇铸着巍巍太行山中的太行精神。作曲家冼星海听了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后,为之动容,用音符谱写出《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的壮志呼声。
1938年4~5月,作曲洗星海到长治采风,有感太行山的革命形势和“敌进我进”的作战思想,写下了两首不朽的抗日歌曲,唱遍祖国的大地:(选背景照片)
第二首歌《太行山上》(视频)
第三首歌《到敌人后方去》(视频)
【主持人】:
1939年,公木和郑律成创作了《八路军进行曲》这一首歌,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到了祖国各地,奏响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类解放的铮铮誓言。它不仅赋予了中国工农红军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继续顽强奋战的精神力量,还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军人队伍向前、向前!八路军从弱小唱到强大,从八路军唱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于1988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被中央军事委员会正式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主持人】:
听,那嘹亮歌声唱出人民军队的坚定信念,那铿锵节奏唱响中国军魂。(选背景照片)
第四首歌《八路军进行曲》(视频)
《第三篇章 解放战争时期》
【主持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获得胜利,这个伟大胜利到来的时候,中国再次陷入危机,内战一触即发,内战的烟云悄然降临。
【主持人】:
在解放战争时期,刘帅在上党、平汉战役、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逐鹿中原、渡江战役、进军西南等众多战役中留下不朽业绩。
【主持人】:
毛主席指出的“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部署,犹如一把尖刀刺入敌人的心脏,也由此拉开了中国革命力量战略反攻的序幕。
【主持人】:
在大别山中,刘帅一边打仗、一边翻译战术、建设军队;一边建政、一边联系群众、植根人民。他用心、用力、用情书写着“上马打仗,下马建政”的有力实践。
【主持人】:
在大别山中,刘邓大军不仅留下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震撼士气,更留下了“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深情。(选背景照片)
第一首歌《再见,大别山》(视频)
【画外音】:
1949年,四月的春风送来了渡江战役胜利的捷报,招展的红插在了总统府上,南京古城也开启了崭新篇章。毛主席挥毫写下“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来纪念这历史性的时刻。刘伯承元帅作为解放后的南京首任市长及市委书记,为南京的城市治理奠定了夯实基础。(照片:刘伯承在陈士渠和林遵的陪同下,接管总统府)
第二首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视频)
【画外音】: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不仅唱出了二郎山的险峻陡峭,还唱出了一代军人感人至深的筑路岁月。刘伯承元帅曾说“进军西藏,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二次长征。”为了西藏永远留在祖国的怀抱里,要修三条公路入藏:川藏、青藏和新藏。18军不仅为和平解放西藏作出了贡献,而且为了修川藏公路牺牲了近五千名战士。他们用青春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用生命修筑了公路,把天堑变成了通途。(选背景照片)
第三首歌《歌唱二郎山》(视频)
【画外音】:
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9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和面临分裂的危机。从此,鲜红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们的祖国走向繁荣富强。(选背景照片)
第四首歌《歌唱祖国》(视频)
《第四篇章 军事教育》
【主持人】:
刘伯承元帅不仅以过人的胆识智慧在纷飞战火中发挥着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他还用惊人的军事实践和理论在军事教育中点亮育人的灯火。
【主持人】:
“今天学员的水平,决定了我们明天的军官水平”,那是他耕耘不辍的育人目标。
【主持人】:
以“联合作战”牵引我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那是他身体力行的育人实践。
【主持人】:
刘帅作为著名的军事教育家,始终践行他最早提出“治军先办校”的教育理念,为中国的大革命时期、红军长征、抗美援朝等多个关键历史节点培养了大量的军事人才,为祖国军队的建设不断注入人才动力。
【主持人】:
刘帅曾在黄埔军校中任教务负责人、1926年任国民革命政府驻四川特派员,后发动泸顺起义,任囯民革命十五军军长。十五军一成立,他就在自己十五军开办了“军政学校”。(选背景照片)
第一首歌《黄埔军校校歌》(视频)
【画外音】:
刘帅曾任红军大学校长、红四方面军红大校长、红二方面军红大校长、中原大学校长、西南政法大学校长、西南外国语学校校长、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北京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1932年1月,时任军委参谋长的刘帅,又兼任了红军大学校长兼政委,培育了六期学员,共一万多人。当年他们都唱着《红军军歌》,期望着红军走向强大。这支歌曲改编于苏联军歌《红军最强大》。
第二首歌《红军军歌》(视频)
【主持人】:
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角吹响,中国人民志愿军扛起和平正义的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一起战斗……
【主持人】:
这时我们军队急需懂得现代化战争的指挥员,刚刚成立的中国需要军队完成“现代化国防力量的转变,需要有现代知的指挥员。
【主持人】:
1951年1月15日,南京军事学院成立了,第一批学员,七百五十名师以上军官,后来我们五十六名上将也自出这所学院。1958年,南京军事学院的十二系,分为了七个学院,为我军不断地培养军事人才。所有从南京军事毕业的学员都会唱这首歌——《抗大校歌》。1952年9月,我们将《抗大校歌》定为所有军校的《军校之歌》。
【主持人】:
每当“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这响亮口号被唱响时,都激扬着一代代军校学员的家国情怀。
【主持人】:
每当“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这不朽誓言被唱响时,都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军人的报国之志。(选背景照片)
第三首歌《军校之歌》(视频)
【主持人】:
两年八个月的抗美援朝,南京军事学院向前线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级指挥员。五五年授衔时,经过南京学院培训后上朝鲜战场的,共四十四名将军,五十五名大校。他们不仅把从学院学到的知识带到了前线,也把前线的经验带回了学院……
【画外音】: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催人泪下的旋律一响起,中国人民志愿者在上甘岭战役中的浴血奋战的画面就会呈现在眼前,天地为之动容,山河为之垂泪。如今,每每唱起这熟悉的旋律,“保家卫国”的口号依然会在耳边回响,爱国主义情怀也依旧会在心中激荡。(选背景照片)
第四首歌《我的祖国》(视频)
刘帅家属出来感谢大家。
尾声
诗朗诵《宝鼎现·太行魂》
【主持人】:
八十多年前,“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勇于胜利”的一二九师精神在太行山的土地下了播种。
【主持人】:
五十个春秋过去,刘伯承元帅和一二九师的革命先辈们将“生前心系太行山,死后魂归将军岭”,共通情感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主持人】:
他们不约而同地回到这里,那难忘的战友情啊,化作红河谷的轻纱,飘过那默契的回响之间。(选背景照片)
【主持人】:
他们不约而同地回到这里,那真挚的战友情啊,化作红河谷的轻纱,飘扬在祖国的碧空之中。
歌曲《红河谷的轻纱》(视频)
【主持人】:
直抵心灵的旋律再次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峥嵘岁月带给我们的启迪。
【主持人】:
催人奋进的历史再次让我们感悟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带给我们的力量。
【主持人】:
让我们将歌声的力量化为传承红色基因的动力,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守正创新,团结奋斗。
【主持人】:
让我们将歌声的力量华为赓续红色血脉的行动,在新征程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守正创新,团结奋斗!
【主持人】:
朋友们,《怀念他和他的战友们》——纪念刘伯承元帅
诞辰 130 周年音乐会到此结束。
【主持人】:
再见!
主持词撰稿:刘蒙